•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配资咨询平台:中国股票配资网-量化交易新规落地 高频交易戴上“紧箍咒”

摘要:   7月7日起,《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或“新规”)正式实施。  从2024年6月7日,新规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4月3...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7月7日起 ,《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或“新规 ”)正式实施 。

  从2024年6月7日 ,新规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4月3日新规推出,再到7月7日新规正式落地 ,量化交易新规逐步推进 。

  新规核心指向对高频交易的精准监管和异常交易的严格约束。业内认为,新规通过 “速度限制、规则堵漏 、穿透监管 ”重塑市场生态,助力量化行业规范发展 ,对行业长期利好,其核心是规范而非扼杀。

  而量化行业也从“微秒级速度竞争”转向“中低频策略有效性竞争”,量化机构则需从“拼速度 ”转向“拼质量” 。

  重点监测高频交易

  市场对量化交易新规的关注 ,主要有三点:

  一是每秒300笔 、单日2万笔以上属于高频交易,需重点监管约束;

  二是实行差异化收费机制,提高高频交易的流量费、撤单费;

  三是全面暂停融券T+0交易 ,禁止通过当日卖出、次日还券的操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业内认为,新规主要带来三大变化。

  首先 ,约束高频交易 。

  具体来说 ,一是认定标准明确: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或单日≥2万笔即被定义为高频交易,需接受差异化收费 、额外报告等监管。

  二是抑制短期投机:通过限制“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 ”等行为,减少虚假流动性 ,降低市场非理性波动。

  三是成本压力增加:高频策略收益可能下降30%-50%,部分中小私募因合规成本上升面临淘汰 。

  据悉,新规实施后 ,从策略维度来看,高频策略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短期冲击较大 ,例如依赖高换手如年化200倍以上的期现套利、高频做市策略因成本激增可能面临策略失效,并且每笔1元委托费加5元撤单费将使高频策略的盈亏平衡点提升30%-50%。

  其次,新规影响量化行业的格局。一方面 ,头部机构优势巩固 。头部量化机构(如幻方量化、明汯投资)多以中低频策略为主,已提前完成合规调整,受影响较小。另一方面 ,行业集中度提升。依赖高频策略的中小机构需转型或退出 ,技术储备不足者面临出清压力 。

  “部分头部机构已经提前布局降频,此类大型机构因技术储备充足如基本面量化模型 、中低频因子等能快速调整策略;但中小高频策略机构可能因合规成本上升如需升级风控系统、增设专职岗位等问题面临淘汰,被迫退出市场 ,所以整体高频策略都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说。

  此外,新规将优化市场生态。一方面,流动性质量改善 。减少“幌骗交易”等虚假流动性 ,真实供需更易反映在价格中。另一方面,公平性增强。削弱高频交易的技术碾压优势,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

  避免小微盘股大幅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 ,7月7日《细则》正式实施,当日两市成交额1.2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小逾2000亿元。

  有投资人认为 ,当天开始实施的量化新规对量化交易有一定限制作用,成交额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表示,量化资金大约占A股总成交额的20%-30%,比如前一个交易日约1.4万亿元的成交量 ,差不多3000多亿元交易量来自量化资金 ,7月7日两市成交量减少2000多亿元,与新规有一定关系 。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 ,7月7日交易量继续维持在高位,仍是正常的市场表现。

  一位机构投资人士表示,量化交易新规主要是针对目前市场上量化或投机资金有太多资金参与小微盘股投资 ,小微盘好操纵,导致量价波动大,此时量化模型就会加入。

  “2024年一季度小微盘大幅下行导致整个市场不振 。量化交易新规调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此类风险。 ”上述投资人士说 ,“量化交易新规的一大目的很明确,从小微盘的高频引导到中大盘的中低频交易。”

  业内人士表示,小微盘风格的风险积聚问题值得关注 。尽管量化机构已部分收紧小市值暴露 ,比如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增产品对小票偏好有所回落,但当前量化选股策略仍普遍持有70%以上的小微盘敞口 。

  “及时干预小微盘的这种投机操作可以减少市场下行的幅度。”上述投资人士说,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几乎无法给股东创造分红 ,或回购推动EPS上升等回报 ,几乎都是投机为主,低胜率低赔率。

  王峥则表示,新规出台后强化公平性 ,限制高频交易流动性占比,引导资金流向蓝筹股,避免小盘股过度波动 。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 ,新规实施,短期内可能引致局部市场流动性阶段性收缩与交易成本小幅攀升;长期来看,则有助于平抑市场异常波动、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 ,推动市场投资逻辑由短期价格博弈向企业价值发现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将加速小微盘股的流动性价值重估进程,同时进一步凸显优质蓝筹股的流动性溢价优势 ,量化行业由此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格局面临系统性重构。 ”李春瑜说 。

  影响几何?

  市场认为,新规正式实施 ,因前期已经有较长的过渡期让机构调整适应 ,对市场扰动有限。

  新方程量化投研总监张锦升表示,“本次新规与两年前的初次意见内容是一致的,没有新增额外规定 ,在这段时间内,量化私募早已按照新规要求调整了模型参数,每日交易次数和笔数均不超过规则上限 ,因此不会有太大影响。量化整体向更加透明化 、公平化、中低换手发展,头部大规模资管的管理人早已如此,个别小众策略管理人依赖极致速度的提升获取收益的情况也大大降低 ,量化行业整体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

  头部量化机构认为新规将带来长期有利影响。

  一家百亿量化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新规采用程序化交易的各类市场主体有了统一的监管标准,有利于提升市场活力与韧性 ,为A股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细则实施后,企图利用规则漏洞的不当行为定将受到冲击 。随着‘伪量化’和其他利用程序化干扰市场的行为被挤出,可以促进量化投资更加规范地运作 ,优质的量化机构凭借专业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推动理性的价格发现,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稳定力量。”上述百亿量化私募人士说。

  根据量化交易新规,高频交易(HFT)的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300笔或单日≥2万笔 。

  上述百亿私募人士表示 ,目前头部量化私募的策略换手率普遍低于实施细则的上限,细则落地不会对策略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

  “当前主流量化机构的交易频率为80-150倍,远未触及红线。头部量化私募早在一两年前已主动调整风控标准 ,新规更多是将既有实践制度化。 ”一位投资人士说 。

  有业内人士举例,关于高频交易标准,如果单账户1亿元 ,年换手200倍,日挂单约7千笔,远远低于单日2万笔。

  “现在的量化私募 ,规模大的,大概40~50倍换手。中小规模的,80~150倍 ,正常不会触及到红线 。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由于大量量化交易达不到高频门槛 ,因此不会涉及流量费和撤单费“加价”。

  而融券T+0,由于私募机构现在的T0交易,主要是通过建股票底仓来变相T0 ,所以大多不涉及融券 。

  业内认为,量化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提升人气 ,量化交易新规不是去摁死量化,而是向合规、透明的方向发展。

  王峥指出,明确报告义务 、监控重点比如异常交易、极端波动下的熔断管理、强调合规底线 ,有助于过滤掉一些可能扰乱市场的野路子策略比如过度高频 、恶意报撤单,让行业更健康 、更透明地发展。通过限制高频盘口剥削能够减少异常波动引发的个人投资者踩踏,对个人投资者保护增强;短期市场成交额可能下降 ,但长期减少脉冲式流动性黑洞,重构流动性结构,从整体市场生态上来看 ,公平性与稳定性都将得到改善 。长期看 ,对真正做研究的量化机构是好事,能减少劣币驱逐良币。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为满足报告要求尤其是高频调整系统以适应监控标准、加强内部合规风控建设 ,这些都会增加管理人的运营成本,增加部分量化基金策略运营成本。同时,对部分依赖极高报撤单频率的策略影响会比较大 ,可能面临策略调整甚至淘汰 。”王峥说 。

  机构积极应对

  一家主营业务为量化交易的机构人士表示,“现在大家肯定是红线内执行操作,《细则》主要还是针对高频 ,我们自己绝对不踩红线。 ”

  李春瑜指出,量化竞争维度将从技术执行速度全面转向策略研发深度,高频套利策略收益空间显著收窄 ,中低频量化与基本面量化策略将成为行业主流。市场集中化程度可能提升,头部量化私募依托其合规先发优势与技术储备将巩固领先地位,中小量化私募则需通过垂直领域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 。未来行业竞争焦点将更强调策略稳健性、数据价值挖掘能力与合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因此 ,李春瑜建议量化机构将合规管理作为战略基石 ,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新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持续深化策略研发,重点布局多因子模型创新 ,综合运用基本面因子 、量价特征因子及另类数据因子构建复合型策略体系 。同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动态止损机制、极端情景压力测试等手段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此外,可积极探索与金融科技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王峥分析,量化行业整体正从“微秒级速度竞争”转向“中低频策略有效性竞争”,基本面因子权重提升成为趋势 。本次新规本质是通过制度重构打破“技术霸权 ” ,推动量化行业从速度竞赛回归策略本源,量化机构需从“拼速度”转向“拼质量”。

  “作为量化私募管理人,可以看到量化行业的超额收益正从技术套利转向认知套利 ,唯有将扎实的经济逻辑 、极端行情下的抗压能力,以及与持有人的信任绑定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方能避免‘策略出清-规模萎缩’的死亡螺旋。 ”王峥指出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